大宗商品市場中,市場各環節的庫存變化對價格起到指導作用,同時也對不同環節參與者的生產、銷售和采購策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。據統計,中國石化企業和貿易企業庫存水平較去年同期均有下移,但多以積極主動降庫為主,需求端改觀并不明顯,對
PE市場支撐力度有限,價格多在區間內波動為主。
2023年一季度,中國PE現貨價格呈先跌后漲,隨后小幅下跌后盤中震蕩的趨勢?,F貨市場價格上漲主要來源于原油價格給予的支撐,以及塑料期貨連續走強,使得春節前后市場看漲情緒濃厚。雖然原料價格連續走高,但隨著春節假期累庫影響,部分進口貨源延遲至節后到港,整體供應壓力較大,加之節后終端需求恢復有限,使得庫存消化緩慢。
積極降庫策略下 庫存水平下移
在大宗商品市場中,市場各環節的庫存變化對價格起到指導作用,同時也對不同環節參與者的生產、銷售和采購策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。對于PE產業來說,庫存數據有石化企業庫存、貿易企業庫存以及港口庫存,以下將主要以石化企業庫存和樣本貿易企業庫存進行研究和分析。
據數據監測,截至3月中下旬,中國石化企業PE庫存總量較去年同期減少4.2萬噸,降幅在14.43%;樣本貿易企業PE庫存總量較去年同期減少3.33萬噸,降幅在17.36%;庫存水平均較2022年相比有所下移。季度內受春節假期影響,石化企業和貿易企業庫存均出現累庫,石化企業庫存高點出現在2月初(春節后第一周),較去年節后第一周相比下降18.07%;貿易企業庫存高點出現在2月初(春節后第一周),較去年節后第一周相比下降22.68%。主要由于目前PE整體供應增加,市場競爭壓力逐漸加大,同時終端需求恢復緩慢,采購原料有限,石化企業和貿易企業為減輕庫存壓力,多采取積極降庫策略。一季度石化企業和貿易企業PE庫存基本維持在較低水平,多圍繞平均值或均值以下運行。
開工負荷率有所提升 但同比依然偏低
自2022年二季度開始,受高油價影響,國內生產企業面臨高成本、低利潤的困境,
PE石化企業生產積極性減弱,自主減量,減少產出來降低虧損的幅度,開工負荷率一度降至70%左右,特別是2022年二季度和三季度油制石化企業利潤空間均為負值,平均虧損在1300元/噸附近,虧損最高達到2300元/噸。四季度隨著原油價格陸續下降,高成本壓力有所緩解,生產企業開工負荷率逐步提升,到2023年一季度開工負荷率恢復到80%-85%之間,均值在83%,但較去年同期相比依然低2個百分點,主因一季度國內有新投產裝置進入,新裝置投產初期,裝置運行存在不穩定性,開工負荷較低,拉低整體開工負荷率。
需求方面,目前地膜處于需求旺季,需求繼續跟進,生產相對旺盛,多數廠家開工較高,對PE原料市場起到一定支撐,但棚膜偏淡,處于需求淡季,廠家開工維持低位。同時其余下游領域,新增訂單有限,目前廠家開工多維持低位,采購原料積極性不高,根據訂單情況逢低補倉,對原料支撐力度有限。整體來看,一季度下游各領域開工在逐步恢復,但較去年同期依然偏低。
總體來看,目前3月份需求旺季已過半,雖部分行業訂單略有累積,但其他行業開工較往年同期依然較低,隨著二季度需求淡季來臨,終端需求恐難有改善。供應方面,二季度國內石化檢修損失量或將增加,但新投產裝置貨源陸續流入市場,疊加進口貨源,整體供應或存增加的預期。庫存方面,在供應增加,需求減弱的情況下,庫存消化速度或將減慢,存在一定壓力。綜合來看,二季度PE市場或將進入下行通道。
化工制造網將為您持續更新相關市場行情,敬請關注本網行情動態。